第1楼
最近看贴,发现不少人都提到,打灌了日套,换了德套不适应。有人打了国套换德套不适应。
我以前打的是bryce fx,后面换成了vip和JO gold,打了一次就适应了,没感觉到日套和德套之间的有什么巨大差异。只微调了一下拍型,击球手法基本没变。
国套一般都是粘的,日套和德套一般都是涩的,国套换到其他两个确实需要适应。但德、日之间又有哪些显著的区别呢?
请大侠解释!
第2楼
以我的技术 还真打不出来区别
望高手指点
第3楼
不适应外套
第4楼
反正我从德套转到日套也还算适应很快的
但是差别还是有的啊
一般来说,日套发力基本都是线性的,德套发力这方面差很多,5成力出7成效果,10成力出8成效果之类的放大缩小效应都是常事。
另外,日套一般扎实些,德套普遍还是发虚容易打出天花板效应的。
第5楼
本帖最后由 dennis1986 于 2010-7-14 17:44 编辑
日套磨擦好一點, 大部分德套除了蛋糕及 vip 外都不夠綫性, 但日套與德套互換不成問題.
第6楼
打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叫天花板
第7楼
从国套转德套,只是减少了纯摩擦的成分,没有感觉太多的不同
大概我水平比较低,手感比较模糊吧
第8楼
粘套和涩套的发力点和击球方式不一样的
粘套是摩擦制造旋转
涩套是击打制造旋转
德套的一些特点:
1.大部分 不需要 或 不必要 灌胶
2.风格分明,有重旋转的,有重速度的,有入门级的,有高手级的
3.比较好上手,一般新打的也能容易从其它套胶互換
4.市场版套胶对于中国高层次水平选手来说太软
5.容易打透,对长期使用红喜喜套胶的选手来说永远感觉太软
第9楼
是个好问题,不明真相的小白,我偷偷的看~
第10楼
本帖最后由 fccgfc 于 2010-7-15 08:27 编辑
想问下,日套是靠摩擦,还是击打来获得旋转的? 日套和德套哪个更容易透板
第11楼
看大家的分析,学到很多东西呀
第12楼
是靠海綿與膠板顆粒互相拉扯時獲得旋轉的,
黏套表面磨擦力強, 薄磨擦也能製造旋轉, 但前沖時, 主要是海綿與膠板顆粒互相拉扯時獲得旋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