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敌还是友?遇到「敌蜜」,怎么处?

Microsoft 365安卓 📅 2025-08-03 01:13:23 ✍️ admin 👁️ 157 ❤️ 396
是敌还是友?遇到「敌蜜」,怎么处?

有些自我中心倾向过高的个体会在人际交往当中过度关注自己的需求,对Ta人的感受缺乏敏感。这一类朋友会在自己自己心情愉快,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会对你非常关心、热情。甚至可能在你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帮助你」或「为你服务」。

但如果Ta们自己的需求尚未被满足,即使你真的非常需要Ta们的帮助,Ta们也可能会表现出冷漠甚至敌对的一面。这种变化可能会让你到非常困惑,有时甚至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实际上,这些变化和你的行为关系并不大,而是取决于Ta们自己的需要和情绪。

第二类容易成为「敌蜜」的是缺乏自我认知的朋友,Ta们仿佛迷失在自我迷雾中,也很容易表现出矛盾的「敌蜜」状态。

认知心理学中的「自我认知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对自己进行信息处理和解释的过程,也就是指我们是如何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喜恶和需求。

缺乏自我认知的个体因为在这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所以会很难清晰、准确地认识自己。这使得Ta们不知道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想要寻求的是什么,因而对Ta人的期望也变得模糊。

这样的朋友可能在某个时刻对你期望很高,认为你们简直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但在另一时刻又对你失去兴趣,觉得人和人之间不过是一时的陪伴或者是彼此利用罢了。在行为上便会表现为,Ta们可能很难分清「朋友」和「熟人」,Ta们可能在一瞬间对你友善甚至依赖,而在下一刻转为冷漠或轻视,让人难以预测。就连Ta们自己,也许都无法理解这样情绪的转变。

2 是我为自己塑造了「敌蜜」?有的糖丸儿可能会说,对照了以上几点,我觉得我的朋友并不是那样的人,但我却总是在我们的友谊里体验到那种坐过山车一样的感受,那又是为什么呢?在一些情况下,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投射」将对方塑造成了我们的「敌蜜」。

心理投射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弗洛伊德首次提出。该理论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内在的、不愿意接受的情感、欲望、冲动等个体经验,投射到Ta人或外部环境中。当我们突然在朋友的身上看到这种我们自己不愿接受或者不能处理的情感时,也可能突然产生对对方的厌恶感,好像昔日亲切的朋友突然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不管做什么都像是在和自己作对。

比如,如果我们自身有一些自卑,我们可能会倾向于将这种自卑感投射到与我们交往的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在某些方面引起我们嫉妒或不安的人身上。试想一下,考试出分后你的成绩很不理想,可是朋友却成绩优异,如果这时朋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询问你考试结果如何,你可能会下意识地感到对方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成绩,对Ta产生负面的评价。冷静了一会,又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狭隘了,也许朋友只是想要关心一下自己呢?

这是由于,在刚被询问成绩的时候,我们还没能接受自己考试失利的事实,对失败的情绪感到难以处理,在这时我们的心理投射很容易将我们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和我们互动的Ta人身上。

这种投射可能导致我们对于朋友情感的摇摆不定,即形成对「敌蜜」的矛盾感受,甚至让我们对朋友之间的互动产生内疚感。

1 拆解矛盾:找到与「敌蜜」的相处密码对于不同类型的朋友,我们可以试着找到为Ta们「私人订制」的相处模式。

对于自我中心的人,Ta们所面临的困难并不是不愿意帮助朋友,而是难以「注意」到Ta人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可以在Ta们忽视我们时及时指出,告诉Ta们:「我感觉你最近对我很冷漠,我感到很沮丧。」 或者是「我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助」。

这能够帮助Ta们拓宽视野,引导Ta们更加全面地考虑Ta人的立场。同时我们也需要更明确地树立自己的边界,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需求。我们可以试图理解,朋友的这种行为是Ta的性格所致,并不代表Ta不在意自己,也不代表自己在这段友情中哪里做得不好。这样可以避免我们自己在情绪上过度倾斜于对方,因为对方的忽冷忽热而过度内耗。

与自我认知不清晰的朋友相处时,重要的是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我们可以经常和朋友沟通对于「友谊」的看法,明确自己对于朋友的期待,询问对方「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希望你的朋友为你做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有机会告诉对方自己的期待,也可以帮助Ta们建立更明确的情感需求。

当然,对于总是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或是伤害了我们的朋友,我们也要明智地认识到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选择的基础上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情感健康,我们可能需要勇敢地选择离开或者暂时拉开距离,以便我们寻找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2 心情识途:在「敌蜜」关系中看见镜中自己类似于我们之前提到的考试失利的例子中的情绪波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常会发生。我们也不需要因为自我投射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苛责自己。即使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可能会经历类似于「敌蜜」的阶段。

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在和「敌蜜」相处时,我们的情绪变化是如何的,有什么具体的触发点。我们可以常常自我体察,及时识别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这些事情揭示了我们内心会对什么样的事情不安、焦虑甚至愤怒,促使自己去直面和处理那些情绪。

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瞬间,当作了解自己的机会,把「敌蜜」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来洞察自己的心理。

3 友谊拼图:接纳「敌蜜」关系中的矛盾之美由于越来越多的多样化的感情关系的出现,现代社会对于「友情」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友情」的理想化推崇,也导致我们可能会对于友谊生出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找到一个与自己完全契合的朋友,或是拥有一段只有愉快的友情的可能性很小,而真实的友谊更多的是在磨合与接纳对方身上不符合我们理想的部分。

「敌蜜」的出现就展示了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普遍的矛盾状态,我们对于Ta们的态度经常会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发生而不断波动。但这种波动不该被看作是负面的,也不该成为我们友谊的终结者。

当我们因为朋友的某些特质而深深喜爱Ta们,却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安拒绝甚至厌恶Ta们的另一部分,我们在Ta人眼中,又何尝不会成为Ta们的「敌蜜」呢?

或许「敌蜜」一词所带来的矛盾并不全然负面,因为充满矛盾才是人际关系的常态。当我们不再武断地把人际关系贴上「敌」「友」的标签,或许我们才能和内心的矛盾和解,拥抱更加多元、深刻的关系。

【安慰记心理小店,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苹果怎么换微信主题
体育365投注官网

苹果怎么换微信主题

📅 07-04 👁️ 6829
Windows 常用标准控件介绍
365beat怎么下载苹果

Windows 常用标准控件介绍

📅 07-19 👁️ 4305